3D打印(增材制造)可用于自动化制造建筑元件,以用于摩天大楼、飞机、火箭和太空基地等大型结构,无需人工干预。然而,大尺度3D打印的广泛应用,首先必须克服材料、工艺、打印机和软件控制方面的诸多挑战。
在全球材料和能源消耗中,大型结构(如建筑物)占有很高的比例,并且有待提升其传统制造工艺。3D打印(或称增材制造)是一项可持续的颠覆性技术,正在彻底改变建筑和航空等诸多行业。3D打印包括创建数字设计(环保且易于转换为3D对象并进行迭代),然后进行快速和智能的增材工艺(不需要模具并利用多个自由度)。该工艺过程,通过优化设计,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材料,并免除了模板和/或模具需求,以减少了资源浪费。然而,传统3D打印技术,大多局限于微米级到米级的制造,并且面临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,例如无法实现多功能打印,这阻碍了大型复杂结构(如建筑物、飞机和火箭)的自动化制造。
自2010年以来,大尺度3D打印 (LS3DP) 已成为克服这些限制的解决方案。大尺度3D打印LS3DP已经成功应用于一些标志性建筑项目,如上海普陀桥(中国第一座3D打印聚合物桥梁,总打印长度为15.3米)3;成都大桥(目前世界上最长的3D打印聚合物桥梁,全长66.8米,打印长度21.6米);SCG S&T大楼(中国第一个3D打印的可居住和可交付的两层建筑,高6米)4;中国商飞C919飞机(3D打印翼肋3米);以及人族1号火箭(33.5米高,85%的机身都是打印的)。
然而,大尺度3D打印LS3DP的采用,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,因其庞大尺度带来了新的挑战,特别是在精度和效率之间的必要折衷。较厚层打印,以最小化打印时间的必要性,对打印结构的形状、精度、质量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。因此,大尺度3D打印LS3DP,将极大地受益于材料、工艺、打印机和软件控制,以促进大尺度3D打印的广泛采用。
01
开发合适的材料和工艺
目前使用的材料,无论是在传统的3D打印还是在大尺度3D打印LS3DP中,都是来源于传统制造材料。例如,3D打印建筑通常使用水泥基材料、聚合物、金属材料和木质材料。3D打印飞机和火箭部件,包括金属材料或合金、聚合物、陶瓷和复合材料。然而,为了实现不同尺度和功能,必须通过使用新的添加剂、修正现有材料或自动化制备生产线,以扩大可打印材料的范围5,以使其适用于大尺度3D打印LS3DP。此外,必须开发新材料制备工艺,将不可打印材料转化为可打印材料,例如以增材制造作为数字材料合成方法。简单地说,这一策略包括直接使用3D打印设备制造合成材料。该路线包括,从微观尺度精确设计待合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,创建待合成材料的高精度微观和宏观三维模型,并将其转换为可打印的程序。这种方法有望创造出功能梯度材料、智能材料、工程活性材料甚至超材料,这无疑超越传统制造或自然界材料。
此外,由于3D打印是一种逐层添加工艺,在大尺度打印结构中,不能忽视传统3D打印中的几个典型问题(如打印层之间的弱结合、材料缺陷1和各种各向异性2)。因此,需要制定减轻这些限制的策略。实例包括具有不同拉伸强度材料的同时打印、打印和结构增强的同步、通过打印路径设计的结构增强,以及通过物理化学处理的材料改性。
还需要开发更先进的工艺,如大尺度4D打印(LS4DP),其中,第四维指的是依赖于时间的转换。大尺度4D打印,可用于开发可控的多功能结构,使用具有感知、进化、学习、适应、组装、保留记忆和愈合能力的材料。大尺度4D打印LS4DP需要可控和可编程的响应和/或智能材料,其响应外部刺激(或触发打印结构中的移位的编程控制),并且可以使用机械模型进行研究,以准确地预测和控制所需的变化。大尺度4D打印LS4DP还必须克服打印结构尺寸固有的新挑战,例如在多次循环变化后,无法有效恢复到原始状态。尽管如此,大尺度4D打印技术,为高性能结构工程提供了潜在的应用,其中形状、性能和功能是自调节的。
02
创建集成和多功能结构
大多数小尺度和常规尺度3D打印,仅限于单一材料、单一工艺的打印,这使得制造具有多种特性和功能的产品变得困难。例如,可以打印大型飞机的机身和建筑物的墙壁,但不能同时打印飞机的功能部件和必要的电子元件,也不能将管道和电缆集成到建筑物的墙壁中。因此,理想情况下,大尺度3D打印LS3DP应该是多尺度(涵盖宏观、介观、微米和纳米尺度)、多材料(集成刚性到柔性材料)和多工艺(结合多种工艺,如传统3D打印或减式制造或在它们之间切换),以实现完全集成和自主制造。这项大尺度3D打印技术的潜在应用,涉及太空中的自维护车辆和人工生态系统,以及气候适应性、低能耗、低碳和完全互动的智能建筑。
03
克服尺寸限制
对于打印具有不同尺度、形状和功能的大型结构来说,开发与各种工艺和材料兼容的打印设备,是至关重要的。基于大尺度3D打印LS3DP打印机的构造有两种方法。第一种是预制3D打印,即将大型结构分割成适当大小的组件,然后将这些组件打印出来,再与可靠的连接器组装在一起。第二种是整体3D打印,将大型结构分成适当厚度的层,然后逐层打印大型结构。然而,对于适用于任何一种方法的大尺度3D打印LS3DP打印机,必须是灵活的,并且具有可扩展的打印范围。
因此,需要开发新型打印机,如模块化导轨自适应放大3D打印机、具有打印和同步支持的3D打印机,以实现悬挂式水平结构、移动3D打印机或工厂以及3D打印移动机器人团队,以实现水平方向的无限打印。在垂直方向上,开发自攀爬3D打印机、可附着在打印结构上的攀爬3D打印机、可穿越打印层的爬行3D打印机器人以及仿生3D打印机器人6,可以帮助实现无界打印unbounded printing。
04
提高打印精度和效率
为了高效、准确地控制打印,保证打印过程的安全性,确保最终打印结构满足预期目标和功能,必须开发定量的打印控制方程和关系,使预期目标与打印工艺、材料和打印机相匹配。在该过程中,还需要结合材料适印性数据库来控制打印。最后,大尺度3D打印LS3DP需要仅在结构或功能需要的地方打印材料7,在正确的位置打印正确类型的材料(具有最佳比例),并打印独特功能的独特结构1,从而主动确保打印结构的高性能和多功能性。
05
适应极端环境的大尺度3D打印
自动化大尺度3D打印LS3DP还可满足极端环境中的迫切需求,这些极端环境对人类操作员来说是高风险的,例如地下或灾后现场、废弃的核设施或水下。此外,大尺度3D打印LS3DP非常适合用于空间探索的空间基地建设8,这些基地需要远程、无人和现场建设。然而,在实现这些应用之前,仍然需要克服各种挑战。值得注意的是,为了在原地建造建筑物,有必要开发自动化设备,以概述工程调查,收集必要的自然资源,并准备和打印材料。对于后者,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可远程控制的轻型3D打印机器人。
06
可持续性考虑
还必须考虑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可持续使用,包括材料设计、原材料生产和提取、可打印材料的制备、运输和输送、产品打印和制造、产品使用、维护和维修、回收和再利用。除了开发新材料外,将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物(工业、建筑、家庭和农业固体废物)转化为可打印材料,将是可持续地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。计算优化的数字设计(例如,导致从微观到宏观结构尺度的拓扑优化)和高度优化的结构,也可用于减少材料的使用和最大化材料资源的节省7。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,同时进行设计和打印,可以产生高效、多功能的结构9,与传统方法获得的结构相比,这些结构在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等方面,表现出更好的性能10。此类高效结构包括拓扑结构、蜂窝结构和仿生结构,这些结构更加环保、轻质和高性能(由于结合了各种特性,如高强度重量比、高耐热性和高可靠性1)。
07
展望未来
在材料、工艺、打印机和软件控制方面的不断进步,大尺度3D打印LS3DP,有望突破传统3D打印遇到的尺寸限制,实现任意形状大型结构体的全自动化、无人化建造(图1)。这种大尺度3D打印方法,还可以通过同时打印内部多功能组件和电线,以实现集成制造。这样的系统,将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智能和更环保,为打印结构提供以前无法实现的功能和性能,并大大减少全球资源的消耗。可以设想,将大尺度3D打印和人工智能相结合,将促进分散式制造decentralized manufacturing。下一代大尺度3D打印LS3DP,将通过云控制的可靠和容错3D打印数字孪生,提供远程协作管理和打印。通过这个全球云平台,消费者不仅可以与3D打印服务商进行沟通,还可以设计和构建定制产品,处理3D打印模型,将处理后的文件传输到云终端,设置参数并远程控制打印。
图1: 大尺度3D打印的概述和未来。大尺度3D打印 large-scale 4D printing(LS3DP)的广泛采用,取决于工艺、材料、打印机和软件控制方面的创新。大尺度3D打印LS3DP有潜力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自动化制造,如建筑物、火箭甚至太空基地。
增材制造专业委员会公众号